飛行者聯盟 門戶 新聞資訊 航空小常識 查看內容

          9個航天冷知識!狗比人先上太空,你看到的流星竟是航天員的便便

          2023-8-8 09:32| 發布者: 4564564561 1023 1

          摘要: 從“東方紅一號”上天到“神舟五號”飛上太空,再到“嫦娥”探測器登上月球,“天問一號”著陸火星,天宮空間站。中國航天事業在浩瀚的宇宙中,留下了一個又一個腳印。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大家所不知道的 ...
          從“東方紅一號”上天到“神舟五號”飛上太空,再到“嫦娥”探測器登上月球,“天問一號”著陸火星,天宮空間站。中國航天事業在浩瀚的宇宙中,留下了一個又一個腳印。

          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大家所不知道的9個航天“冷知識”

          NO.1 第一次登陸月球的航天器是“撞”上去的

          9個航天冷知識!狗比人先上太空,你看到的流星竟是航天員的便便-7795


          第一次登陸月球的航天器是“撞”上去的,1959年9月12日,蘇聯發射的“月球”2號探測器直接命中月球,成為第一個硬著陸月球的探測器,是以比子彈快三倍的速度一頭撞在月球上,根本就沒想過生還

          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將人造物體降落在月球上。它在撞到月面之前,還向地球發回了有關月球磁場和輻射帶的重要數據。

          NO.2 想長個的朋友可以上天

          9個航天冷知識!狗比人先上太空,你看到的流星竟是航天員的便便-4092


          在太空會長高嗎?

          答案是會變高的!是不是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長得更高?那么一年的太空生活可能會有所幫助。國際空間站的人在一年后身高平均增長3%,宇航員在太空中呆上一段時間,身高都會變長。

          不過那是因為人體在失重情況下,脊椎由于沒有重力的作用而變長,使得人變高了(長高1-2英寸)。同時,當所有肌肉放松的時候,大腿會輕輕向上抬起,胳膊向前方舒展開,身體略微弓著,仿佛是在水中一般。此外,還可以順便做個“拉皮手術”,享受反重力抗衰老過程

          美國宇航員斯科特凱利,他在國際空間站生活340天后回到地面,在太空的這段時間里他的身高長高了5厘米。但回地球不久,他的身高就縮回到以前,重力也再次獲勝了。

          NO.3 航天器的水要循環利用

          9個航天冷知識!狗比人先上太空,你看到的流星竟是航天員的便便-5585


          眾所周知,在太空中,因為水的重量較大,不便攜帶和運輸,所以航天器的水要循環利用,包括航天員的汗液和尿液

          事實上,人類的尿液有95%以上都是水,其他的除了尿素和尿酸以外,還有無機鹽等物質。尿液其實一開始是很干凈的,只是因為在被排泄出來以后,由于周圍環境的細菌等從而發生反應,導致后來變臟了。所以,航天員通過特殊的裝置來把尿液和汗液變成水來飲用或者是日常使用

          根據研究發現,平均下來每一位航天員在1年的任務中就需要飲用730升由自己體內尿液、汗液所產生出來的水。

          不過,糞便就不能進行二次利用了,因為糞便的形狀不穩定,還有大量的細菌微生物等,同時也有很大的臭氣,如果不對它進行處理,任由它放在太空艙里,那么便便中的細菌就會繁殖壯大,對航天員們生存造成不好的影響。

          為了更好地解決航天員們的生理問題,航天大國都紛紛研究出了太空馬桶。除了少數的一部分會被帶回地面,由相關科學家們進行研究,其他的便便都會被放入專門收集垃圾的密閉容器,在運送貨物的飛船返回地球時在大氣層中燒掉

          也因此,有時候當我們仰望天空,看見一抹閃耀的流星,可能那并不是墜落的太空物質,而是航天員們的便便

          NO.4 汪星人比人類更早上太空

          人類對太空探索可追述到先古時期,照理說第一個與太空親密接觸的當時人類才對,但事實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生物卻是一只名叫“萊卡”的莫斯科汪星人,之后才有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飛船太空飛行的壯舉,也就是說汪星人其實比人類更早進入太空,擁抱星辰大海。

          由于之前人類對宇宙的認知還很淺顯,但科技需要突破,1957年11月3日,前蘇聯科學家在迫不得已下,將一只名為萊卡的莫斯卡流浪狗放入人造衛星當中,并送入地球運行軌道,飛向未知的宇宙,對萊卡來講,這是一場注定有去無回的神圣旅程。

          科學家將萊卡固定在太空艙中,并為它裝上心臟以及呼吸檢測器,以確保能實時檢測到萊卡的生理數據。即使科學家們再三祈禱,但不幸還是降臨了,在衛星發射5-7小時后,科學家們就再也未能接收到萊卡的數據,這個可憐的小家伙或許因為恐慌和太空壓力,在太空中永眠,一年后地面人員監測到萊卡所乘坐的衛星在太空解體。萊卡最終只在太空中活了7個小時,這就非常令人悲傷,但它的短暫犧牲也為人類航天夢想開創新的篇章,讓很多人記住這個航天“小英雄”。

          9個航天冷知識!狗比人先上太空,你看到的流星竟是航天員的便便-3533


          NO.5 地球最慘宇航員

          1988年11月26日,克里卡列夫與搭檔沃爾科夫搭乘蘇聯聯盟號飛船,進入和平號空間站,為空間站安裝新的模塊。
          他們二人配合得很默契,任務也完成得非常出色。于是1991年5月,蘇聯宇航局決定再次派他們執行下一個為期5個月的航天任務。
          隨著10月份歸期臨近,他們開始頻繁地聯系地面,得到的結論是耐心等待。
          到了12月,蘇聯被劃分為大大小小的15個國家,莫斯科升起俄羅斯國旗,蘇聯徹底從世界地圖上消失。此后兩人多次聯系地面,卻被告知俄羅斯目前經濟能力有限,沒有足夠的錢接他們回來,叫他們再等一等。

          1992年3月17日,蘇聯宇航員克里卡列夫結束了311天的太空漂泊,成功返回地球。但是當他走出返回艙時,不僅發現自己的國家沒有了,還在俄羅斯的一張通緝令榜單里面

          NO.6 南太平洋有塊“航天器墓地”

          9個航天冷知識!狗比人先上太空,你看到的流星竟是航天員的便便-9806


          南太平洋有塊“航天器墓地”,也就是尼莫點。

          尼莫點的位置為西經123度23.6分,南緯48度52.6分。這點是地球表面距離陸地最偏遠的地點,最近的陸塊與當地相隔2688公里之遙,并孤離于陸域、船舶航線及洋流之外。至于離此處最近的有人類活動的地方,那是距地球表面400千米高空中的空間站

          也正因為尼莫點的與世隔絕,許多國家把航天器的殘骸墜落于此處附近,以避免不必要的環境污染與事故。這里安息著近300個航天器的“遺體”,其中還包括禮炮號空間站、和平號空間站,天宮一號、天宮二號也長眠于此,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器墓地”。

          NO.7 尿不濕是華人唐鑫源為航天員發明的

          9個航天冷知識!狗比人先上太空,你看到的流星竟是航天員的便便-4624


          自原始社會,人類就開始有尿不濕的概念了,但由于當時的人類在選材上,只能是樹葉或者獸皮。隨著社會的進步,紡織業的發展,逐漸出現了用絲綢、毛皮、棉布、麻布等物質做尿褲。

          1961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20世紀最偉大的100項發明,其中就有尿不濕。這項發明解放了爸爸媽媽的雙手,呵護著寶寶的健康,也幫助許許多多無法正常泌尿的人解決了排泄問題。

          那現代尿不濕是如何產生的呢?

          其實,尿不濕不是專門為寶寶們發明的,而是華人唐鑫源為航天員發明的。

          宇航服穿脫困難加上在太空中失重的緣故,宇航員的排泄成為一個巨大的難題。

          最后,華人科學家唐鑫源看不下去了,在20世紀80年代,完成了對太空服的改造,在宇航服里加入高分子吸收體,發明了一種能吸水1400毫升的紙尿片,解決了航天員排尿的這個難言之隱。

          NO.8 國際空間站是最貴的人類項目

          9個航天冷知識!狗比人先上太空,你看到的流星竟是航天員的便便-5360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史上造價最高的工程項目,處于遠離地球300公里的太空——國際空間站由15個國家共同投資、5個空間機構組成,使用面積僅6居室大小,花費超1600億美元。這個每92分鐘環繞地球一圈的超級項目,是人類成為跨星際物種的起點。

          2000年11月2日首批航天員搭乘“聯盟號”飛船飛往國際空間站。從那時起,先后有241位訪客曾經進入空間站,大部分是宇航員和科學家,還有幾位有錢的太空游客一晚25萬人民幣

          不過,長期巨額的資金投入,設備材料的不斷老化,讓國際空間站看起來越來越接近了它的終點。2020年空間站曾發生漏氣事故,雖然在二十天后問題解決了,人們開始擔憂類似的問題還會不會發生。俄羅斯航天局曾計劃在2020年關閉空間站,后來又推遲到了2024年

          NO.9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創始人之一是錢學森

          9個航天冷知識!狗比人先上太空,你看到的流星竟是航天員的便便-2522


          看過電影《火星救援》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電影中曾提到的一個著名實驗室——NASA旗下的“噴氣推進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主導了NASA包括月球和火箭探索在內的諸多項目。但大家可能沒想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首任院長錢學森是這個實驗室的創始人之一

          1939年,加州理工學院的“火箭五人組”,做實驗把宿舍墻炸出一個洞,學校就給他們找了塊河谷作基地,也就是今天的NASA“噴漆推進實驗室”,而這五人組里有一個名字叫錢學森。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你可能感興趣的
            轉發了
            2023-8-8 09:47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区AV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av福利一区二区三巨|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免费波多| 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波霸影院一区二区|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露脸|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1|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一区二区在我观看| 久久免费区一区二区三波多野|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国偷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久|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