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增刊購買鏈接:預售—航空知識 2020中國航母艦載機 增刊 超值包郵 2020增刊精彩內容搶先放送: 起航,“遼寧”號 “遼寧”號,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2011年8月10日5點09分,“遼寧”號鳴笛三聲,開啟首試航。這艘幾萬噸級巨艦的試航,標志著中國由此而成為了世界上少數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 飛鯊的搭檔們 航空母艦的戰斗力不僅要依靠艦載戰斗機,還需要其他艦載飛機。艦載預警機用于超視距警戒與戰區指揮;艦載教練機則能以低成本培訓飛行員,并保持現役飛行員的戰斗狀態;直升機堪稱艦隊的多面手,從反潛巡邏到貨物運輸,再到落水人員搜救無所不能。航空母艦并非只是條大船,而是包含各個機種的綜合作戰平臺。 航母的分類與分級 航空母艦一定是巨型戰艦嗎?這可不一定,自誕生以來,航母有大有小,作戰能力也不盡相同。那么,航空母艦是如何分類分級的呢? 艦/機設計部門的職責與區別 如何設計一款艦載機?它與設計一款普通飛機有很大的區別,因為作業環境特殊,艦載機的設計不僅要符合普通飛機的標準,還要與艦船設計單位深度合作。因此艦載機的設計具有極強的約束性。殲15的成功列裝是我國航空和船舶制造工業的結晶。 艦載機動力裝置的選擇 雙發飛機安全,還是單發飛機安全?這是一個在軍界和航空界內部爭論了幾十年的話題,至今沒有統一的結論。但是,通過裝備數量、實戰生存率、特情處置能力等大數據的統計,或許能揭開謎底的一角。 艦載機的其它設計要求 除了核心技術以外,為了保證艦載機的安全與能力,還有很多其他小細節值得注意。 航母艦載機的起飛方式 進入噴氣時代以后,作戰飛機的最大速度提高到聲速的兩倍以上,其滑跑距離也相應地延伸至1 000米左右,而航母的甲板不過二三百米長,真正可供艦載機起飛的區域也非常有限。這意味著,大部分固定翼噴氣式艦載機已經很難依靠自身的力量,采用水平滑跑加速的方式飛離航母甲板。想要保證飛機安全離艦,就必須選擇輔助手段,技術解決路徑逐漸向彈射和滑躍兩種起飛方式靠攏。此外,還出現了可以在航母甲板上垂直起降/短距起飛的固定翼飛機。功能更全、戰斗力更強的新式航母開始涌現出來。 噴氣式艦載機的著艦 艦船在海上高速行駛時,艦體平臺會呈現出六自由度的運動:橫搖、縱搖、艏搖、橫蕩、垂蕩(升沉)、前行。后三者展現的是質心運動(順軸平移),而橫搖、縱搖、艏搖則為繞艦體三坐標軸的轉動。在這個六自由度的運動中,變化幅度較大,且運動頻率較高的主要是垂蕩、前行、橫搖和縱搖。艦載機在起降時,由于航母必須逆風高速航行,因此,其前進速度和航向能夠基本保持穩定,對著艦影響最大的是航母的縱搖、橫搖、垂蕩這三種運動模式。固定翼艦載機要在這樣一個復雜的運動平臺上起飛固然不易,而采用常規的(非垂直)方法在航母甲板上降落則更為困難。可以說,如何保證噴氣式艦載機在高速移動的航母上安全、可靠地著艦,是航母平臺技術、艦載機技術以及飛行員駕駛技術這三大技術中關鍵之關鍵。 最貴的武器——航母艦隊 航空母艦是各個時代設計建造的投資規模最大、使用耗費最高的武器系統。本文將經典航母及其艦隊的成本逐一列舉,來看看這些天文數字吧。 未來艦載機戰斗機預判 下一代艦載戰斗機是專用于空戰還是多功能的?是有人駕駛還是無人駕駛的?是亞音速、超音速還是高超音速的?是長航時還是中短航時的?其隱身能力應向哪個方向發展?信息化水平、智能化水平需達到什么程度?一一為你作答。 目錄放送 |